【影評】《1987:逆權公民》:再一次要說,對抗暴政不能只有一人逆權
廣告

【影評】《1987:逆權公民》:再一次要說,對抗暴政不能只有一人逆權

電影   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11:33   專欄組   3

《1987:逆權公民》(1987: When The Day Comes)可以被視為去年《逆權司機》(A Taxi Driver)的延伸作品,故事發生在全斗煥政府全面鎮壓光州運動,但國內追求民主制度的聲音與日俱增,政府當然極力滅聲,將所有反對的人打成一派,直至故事開首一名參與示威的大學生被警察打死,引發各種連環效應。

*感謝(「電影‧宇言」Facebook Fanpage)為我們帶來的文章!大家去Like下這個page吧!

*

去年寫《逆權司機》時指出對抗極權政府單靠個人的能力並不足夠,今次在《1987:逆權公民》中仍然適用,甚至描述得更多面相和更深入。
【影評】《逆權司機》(A Taxi Driver):暴政下,只有一人逆權並不足夠!

電影雖然群星匯聚,無論極權一方抑或反抗一方都有知名影星如金允錫、河正宇、姜棟元、金泰梨等人演出,然而故事呈現出來就如各人的戲份一樣,沒有誰是最突出,他們在電影中無疑各據一方,但每人都是各司其職、各守其位、各盡本份,如河正宇飾演檢察官應該秉公辦理案件,不會受政府高層威脅而妥協;又如姜棟元飾演的大學生受到政府血腥鎮壓光州事件的影響而願意站出來遊行和示威;也有賴一眾傳媒機構無懼政府打壓,堅持報導真相,透過幾個職業來反映追求民主社會的過程是不是一個人就足夠,要整個社會多個層面的合作才能成事,因此幾位演員各佔一部分戲份處理手法反而讓電影更具說服力。
*

再者今次比《逆權司機》拍得更全面是因為還有描寫代表極權一方的處境,他們處處將反對政府者打成一派,其實是方便其行動及為此而正名,這些幾乎是每個獨裁政權對付反對黨的做法,在在證明極權政府的根本想法都是如出一轍。而更值得現時為政府賣命的一眾執法和施政借鏡的,是電影中一部份政府官員的最終下場,當他們原來協助政府執法行為過火而危害管治威信時,他們極有可能一下子便被領導所放棄甚至將罪名加諸自己身上,當中可以沒有任何感情,雙方關係更多是利用性質,隨時可被棄如廢履。
*

還有描述一些普通市民在面對亂局下可能出現的各種面相,尤以金泰梨飾演的大學生最為真實,很多時候當政府的利爪並非真正抓下來,很多人都會跟這個角色一樣,認為與自己無關,甚至不認同反抗人士的行為,只是當事情蔓延至身邊和自己時,他們才會明白當中的可怕,若然能夠跟戲中金泰梨一樣醒覺的話也不會太遲,也令人明白就算是一個普通市民都可以有其貢獻,真正的民主社會就是靠一點一滴的累積成功走過來。
*

近年三部關於當年南韓民主進程的電影《逆權大狀》(The Attorney)、《逆權司機》和《1987:逆權公民》接連上映,除了是南韓社會尊重自己國家歷史的表現外,也可見他們明白今天的民主社會制度得來不易,是經過前人付出很多血淚才能建立下來的基礎,因此也可能是他們提醒國民要謹記歷史的教育之一。從中同時反映近年南韓電影類型繼續百花齊放,既有娛樂片格局的《與神同行》,也有以社會政治議題切入的逆權三部曲,還有主流愛國的戰爭片,不同的愛情、青春、校園、警匪片,各個片種幾乎都能交出佳作,似乎南韓還有一段長時間可以在亞洲電影中雄霸一方。
**

想看更多不同電影的影評可以到「電影‧宇言」Facebook Fanpage「電影‧宇言」網誌閱覽!

廣告
相關新聞
留言/評論
主頁 » 電影 » 【影評】《1987:逆權公民》:再一次要說,對抗暴政不能只有一人逆權
© 2024 KSD韓星網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關於我們 免責聲明 私隱政策 廣告查詢 招募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