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朴有天事件的矛盾【中】:错误道德判断与人格审判
广告

谈朴有天事件的矛盾【中】:错误道德判断与人格审判

专题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20:30   Rachel  

朴有天

距离朴有天事件爆发仅短短不到两个月,此刻大家对事件还存有什么印象呢?起先,众家媒体以唯恐天下不乱之势,大肆发布半真半假的报导;但是,当时间与另两位男艺人的类似案件稀释版面、转移了舆论焦点,如今仍伴随著朴有天事件者,大多仅剩针对「形象」的指责。然而一旦循著逻辑理路深究这些批评,走著走著总会不知所终。本系列专文的第二篇,便将探讨――所谓的形象,真的如此优越且重要吗?

在警方宣布朴有天事件中四位原告提出的「强制性关系」全数无嫌疑后,网路新闻下方的留言区仍充满了不看好朴有天形象及未来发展的风凉话。大部分言论认为「纵使最后完全无罪,你的形象也已经完蛋啦」――奇怪的是,遭媒体强力破坏了形象的朴有天,为何需自行承担苦果呢?而此处的「形象」,究竟由什么因素来评断好坏?

首先,当我们抽丝剥茧地检视这些批评,可发现大多数皆立论在「形象如同艺人的生命」这项执著之上。从表面看来,形象的地位何以优於一位艺人的实力、成就固然值得质疑;但追根究柢,我们应该先注意的是:贴上了「朴有天」标签的这枚形象,来自於什么样的判断?艺人的形象好坏,其实经常取决於主流舆论及粉丝的主观判断,而其中有些来自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如:将活动收益捐出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为「善」;另一方面,却似乎有太多原因组成了主观、错误乃至落伍的道德判断,最终使形象落入「恶」的范畴,进而藉此执行人格审判。

本次事件便是这样的例子。许多人痛心地指责朴有天「上酒家」、「嫖妓」,或者讽刺地散播与厕所有关的酸言酸语,以此证明朴有天多年来的好形象已然荡然无存。在这些言论当中,除了有尚未获得最终判决结果的「嫖妓」(性交易)指控,上酒家与厕所的玩笑事实上都无关朴有天的人格。大众应当知道的是,在自由的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应干涉他人选择的娱乐方式与性交场所;反之,无论某个人喜爱在多么古怪的场所、进行世俗难以认同的行为,在未侵犯他人自由与权利的前提下,她/他都没有义务因此受到责难。

只重视过程的危险性,造成了结局与事实发展兜不拢的错乱立场。观察当前大众坚持批评朴有天的逻辑,大致是先问「在本次事件中,朴有天到底有什么错?」;接著发现「他的形象因此而毁坏殆尽」(但是并不思考「为何/何谓毁坏」);既然得出形象毁坏殆尽的认知,那么结论就是「那他一定有错嘛!」,¬而这项结论便呈现在各种网路新闻下方的留言区。大多数人从不打算进入下一步的讨论,然而只要愿意多想30秒,问题便能进入上一段关於「形象的意义」的讨论中,从而有望获得更为清晰的立场。

虽然朴有天事件发展至今,所凝聚的关注已远远不及半个月前;但期间所积累的种种印象与评价,将实实在在地影响朴有天往后的生命与事业。不仅如此,舆论对於朴有天之外的当事人――那四位女性原告,其实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侵犯与伤害。下一篇专文将讨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偏差与谬误,如何构筑出对双方当事人极其不友善的环境。


--

谈朴有天事件的矛盾【上】:视人权为玩物的媒体

广告
相关新闻
留言/评论
主页 » 专题 » 谈朴有天事件的矛盾【中】:错误道德判断与人格审判
© 2024 KSD 韩星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於我们 免责声明 私隐政策 广告查询 招募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