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廣告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電影   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09:00   專欄組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以描述青年迷茫為主題的電影不勝枚舉,更別說是在壓力如燜鍋般的韓國社會,但李滄東導演這部《燃燒烈愛》之所以優秀,在於它提供我們許多優美但又富含力量的鏡頭意象,有的有說清楚,有的故事未說完,但身為一個年輕年齡層的觀影者,電影所傳達的壓迫與無力感是非常切實的。

*感謝彭紹宇為我們帶來的文章!大家對作者的文章有興趣就去他的個人網頁IG follow一下囉!

片中那把熾烈的火,絕非源於男女之間相愛相殺,而是青年世代對於既得利益者與權貴階級的仇恨和對立情緒,所釀成的一場燎原大火。這原本是日本與美國的故事,經過導演的改編成為韓國的故事,而當觀眾用他們的眼去進入這段劇情,便會發現它其實是全世界所共有的故事。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電影從一位迷失的年輕人李鍾秀〈劉亞仁 飾〉開頭,主修文學的他目標成為一位作家,但卻連小說主題都沒有確定,畢業之後無所事事只能四處打零工,犯罪的父親與欠債累累的母親構成一個破碎家庭,還要回到與北韓接壤的老家坡州幫忙照顧牛隻。我們可以看見鍾秀其實便是這部電影當中青年世代的化身,居住在南韓邊陲如同位於社會邊緣,這些人離開學校後發現社會一點也不友善,肩負著沉重的家庭重擔,本該是擁有無窮希望的花樣年華,卻淪為不知該走向何方的迷路青年。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此時他遇見了多年未聯繫的同鄉老友申海美〈全鍾淑 飾〉,海美一出場便給人一種瘋狂無畏的清新氣質,擔任Show Girl的她唱著歌跳著舞,滿足那些表面上是來買產品的醉翁們的意淫眼光。下班後,他們抽根菸聊著過往,談談彼此近況才發現都是同個世界的辛苦人,只不過海美與鍾秀個性大相逕庭,儘管缺乏物質與金錢,海美卻是個極力燃燒生命的女人。在酒吧的一幕戲中,海美表演著剝橘子的啞劇,她向鍾秀說:「啞劇的精華在於,不是要努力假裝它在,而是要忘記它不存在。」這也點明了海美的人生哲學,她努力想忘掉那些自己所未能擁有的一切,例如那隻從未出現在她家的貓咪,以及一天只能看見一次的暖陽,於是她決定去追尋更大的世界。因為聽見非洲的布希曼人將人分成兩類,分別是生理上飢餓的「飢餓者」〈Little Hunger〉與對生存意義求知若渴的「飢渴者」〈Great Hunger〉,而毅然決然飛到喀拉哈里沙漠,體驗何謂真實的「飢渴者」。海美就是一個不安現狀的人,他與鍾秀之間是否存在男女之愛並不重要,對鍾秀而言,追求夢想的奮不顧身,以及活在當下的熱血情懷,擁有這些特質的海美是他所渴望企及的狀態,然而這一切其實都只是鍾秀對於自由的自慰式短暫快感,隨之而來的仍是現實如雷灌頂的空虛。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海美這樣瀟灑的自由,背後真相是身無分文、繳不完的卡債與沒有人陪伴的孤寂,就像海美所說的:「如果能像本來就不存在一樣消失就好了。」在谷底的人終究還是得回到谷底,然後望著被受限的圓形天空,無助地等待有哪個人會碰巧經過,往下瞥一眼。

另一位主要角色的登場,則為整部電影造就一種極大的諷刺與反差──外表體面、駕駛名貴跑車的黃金單身漢Ben(史蒂芬元 飾),是海美在非洲結交的好朋友,同時也是鍾秀口中的「韓國蓋茲比」(典故來自美國小說《The Great Gatsby》,此處用來諷刺韓國有許多無所事事但卻極度富有的年輕人)。Ben的出現,正巧給予「飢渴者」海美一個全新的上流世界,他總是帶著淺淺笑意,彷彿看穿世俗紅塵,給人難以理解的疏離感。表面友善的話語,卻掩藏不了他時時流露出的桀驁不馴。他說,他從未掉過淚,甚至覺得人會掉淚是件不可思議的事;他也說,之所以和海美在一起,是因為覺得她很有趣。從片子中後段Ben又結交的新歡可以看出,女人對他來說只是玩物,而這些女人身上都有著相似的特質──缺乏愛。但Ben所做的並不是給予愛,而是從那些女人身上獲得權力慾與自負感,以一種帶著神之視角的眼光看待眾生萬物。此外,導演仍繼續強化鍾秀的角色特徵,每當他在Ben的豪宅中感到不自在時,便會習慣進入相對邊緣的角落(廁所)。因為對鍾秀這種底層人物而言,Ben的一言一行,都是對他們存在意義的一種刺眼的挑釁。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片中我非常喜歡的一幕,便是三人坐在鍾秀老家,Ben特別帶著紅酒、大麻這些有錢人的消遣,但背景卻是一間破舊簡陋的屋舍。三人之間形成的恐怖平衡與格格不入,讓整部電影達到了最令人緊繃、不自在的片刻。此時海美一場一邊褪去衣服,一邊面對斜陽跳舞的經典畫面,使緊繃情緒頓時轉變為悲傷。海美的心裡依舊住著渴望自由的靈魂,這是她迷戀Ben的原因,而Ben的那句「我在這裡,也在非洲」又是另一個經包裝的挑釁,因為對於被體制壓迫的人們來說,他們所在的社會是一座永遠朝北的牢籠,沒有陽光,也沒有任何逃脫的方法。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這部電影埋藏許多隱喻,電影開頭時,鍾秀房裡播放著美國總統川普「興建美墨邊界」與後面一段韓國報導國內青年失業率的新聞,為觀眾刻畫出了這個角色的社會定位。而整部片最重要的物件,同時也是Ben所不屑一顧且視燃燒它們為樂的「溫室」,則是低層人物賴以為生的工具象徵,鍾秀如此極力想要保護那些溫室,一方面是想證明自己也有能力阻止既得利益者的狂妄,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保護內心那塊渺小卻沉重的尊嚴。最終他依然錯過了,又或者這個溫室根本不存在,但也讓鍾秀整個人從此崩塌,夢裡彷彿見到了那座在熊熊烈火中消逝的溫室,熾熱高溫喚起他內心那把無以名狀的憤怒之火,導致了電影末端令人震懾難耐的悲劇。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觀看這部電影時,我一再想起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結局那幕以擁抱作為殺人動作的呈現更是如出一轍,不清楚李滄東是否也有看過《牯嶺街》,但兩者都描述著一個人逐漸走向塌陷的過程。《牯嶺街》中小四刺死小明的原因,絕對不只是小明哪邊有權有勢就往哪邊倒的水性楊花,而是台灣白色恐怖近乎窒息的社會暴力之下,令小四再也提不起理想的重量。而在《燃燒烈愛》裡,鍾秀殺死Ben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因為海美的緣故,階級不公和貧富差距儘管一直存在,但Ben的出場卻一再理直氣壯地強化了種種挑撥。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殺人後,鍾秀全身赤裸在寒冷雪地中抽泣顫抖,令人想起他曾說過他的父親有憤怒調節症,也因此才惹禍上身,此時他是否也走入了這樣難以顛覆的階級輪迴?當沾上鮮血的身軀沒有任何遮蔽地出現眼前,彷彿重現生命剛誕生的一無所有,此時的鍾秀同樣一無所有,但一個是充滿極大的喜悅與希望,一個卻是落入深淵的黑暗。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導演對於「燃燒」意象的使用也極其高端,興趣是燃燒溫室的Ben在最後成為被燃燒的供品,旺盛的烈火與雪地潔白皚皚呈現極端對比,儘管隔著一片大銀幕,飽滿的憤怒情緒卻使我幾乎難以喘息。我們都成為摧毀鍾秀的見證者,而社會此時此刻,仍不斷在摧毀無數個如鍾秀般的年輕人。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有人說這是一部不那麼村上春樹,也不那麼李滄東的電影,也有人猜測著結局到底是什麼──海美被誰殺了?Ben誇口的溫室是否其他可怕的意義?海美幼年落入的那口井到底存不存在?我認為真相為何不重要,或者是說也不需要一個答案,這種曖昧與模糊反而才是人生最寫實的刻畫。迷茫與憤怒是這部電影的主題,也是現今社會每個人每天與之共存的情緒,有時就像一通沒有回應的來電,謎團似地降臨在我們生活之中,尋找答案可能是畢生致力的任務,但也或許都只不過是白忙一場。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燃燒烈愛》作為睽違八年的新作,導演李滄東其實也是體制下的受害者。曾在盧武鉉時期出任文化部長,可能因政治立場緣故而被列入李明博政府的演藝界黑名單,這也許是他沉寂了這麼久才又推出作品的原因。但這八年的能量蓄積,讓他在《燃燒烈愛》中一次爆發,片中運用大量光影美學與長鏡頭,不但考驗敘事技巧,同時也是一面檢視演員功力的照妖鏡。劉亞仁一改過往浮誇外向的演技,在此片中顯得特別內斂,表現出那股極力隱藏但仍無法消化的憤怒。女主角全鍾淑一出場便給人一種神祕而有魅力的氣質,完全看不出來她竟是完完全全的素人演員,這部處女作表現既超齡又亮眼。另外有在觀看美劇的人,可能都對這位亞洲面孔不感陌生,《陰屍路》的固定班底史蒂芬元在本片中完美詮釋一個「局外人」的身分,階級的局外、生活的局外以及情感的局外,是一位充滿致命誘惑、如謎一般的神秘男子。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或許在銀幕暗下之後,你仍對這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劇情有無數問號,這是一部充滿太多太多細節的電影,不過最有趣的是,將劇情抽絲剝繭之後,每個人得出的結局可能都不盡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這不就是我們所難以釐清的人生嗎?

「此文由彭紹宇授權刊登」

* 若各位粉絲或者有在經營粉絲專頁的朋友們有興趣,也歡迎投稿給我們^^請寄件至:story@koreastardaily.com

廣告
相關新聞
留言/評論
主頁 » 電影 » 電影《燃燒烈愛》:那些無法忘記的不存在
© 2024 KSD韓星網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關於我們 免責聲明 私隱政策 廣告查詢 招募寫手